东风一吹,百河汇海。 11月5日至10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世界上第一个国家级进口主题展览会,是国际贸易发展史上的重大创举。 2018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中国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是中国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
相逢八年,进博会犹如一扇窗。在这里,世界正在见证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见证中国巨大市场的巨大机遇;在这里,商品与贸易、技术与市场碰撞结合,汇聚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力量资源。
这不久前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二十届四中全会,对未来五年中国的发展作出了规划。一个努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扩大高水平开放新局面的中国,将在百年变局中不断为世界经济注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
向世界开放中国机遇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四叶草”全新迎客。 “ciie”、“2025”等字样以及数字“8”的花形对眼睛尤其有害。
10月29日拍摄的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南广场。新华社记者刘英 摄
“全日制学生”欧莱雅将携旗下25个品牌参展,带来史上最强新品阵容“首发”; “首次顾客”PeruviArgo品牌将带来可可粉、藜麦片等“外国特产”,并准备了AR眼镜,带领观众体验秘鲁田野; 290家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齐聚进博会...
新老朋友如约漂洋过海相聚。第八届进博会将有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与,4108家外国企业参展,展览面积将超过43万平方米。展览面积和企业总数都将创历史新高。
价值一千美元的承诺会让事情变得越来越好。
“我宣布举办进博会,就是要扩大开放,让中国大市场成为世界的大机遇。”习近平主席表示:“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不仅要年年举办,而且要办得高水平、办出成果、越办越好。”
过去7个城市新增约3000个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在此亮相,对接14亿多人口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拉动市场、投资、产能;
过去7个城市共吸引了2.3万家国外参展商,意向交易额超过5000亿美元。深度融入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中外企业在这里交流、了解、合作,共同探索创新方向,共同应对国际市场波动。
相通则共同进步;相通则共同进步。若有关联,则各退一步。这是历史给世界经济带来的深刻启示,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重要经验。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批准的“十五五”建议有明确的规定扩大高水平开放,释放了中国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明确信号。
11月4日,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新华社记者 陈浩明 摄
作为全会后我国举办的首个重要经济外交活动,本届进博会将继续发挥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四大主平台作用,承载各方期待。
“进博会是近距离观察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大舞台’,也是感受中国超大市场优势的‘体验场’。”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表示,面对全球格局深刻变化,本届进博会将以实际行动为世界注入更多确定性。帽子。
10月29日,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周边进博会标志拍摄。新华社记者刘英 摄
紧密共赢纽带,共享中国世界市场的巨大机遇。
2018年,来自美国的DoTerra公司抱着试探的心态来到了首届进博会。没想到却接到了3.8亿元的订单。如今,中国已成为Doterra全球第二大市场。
“公司的目标是到2030年让中国成为最大的市场。” DoTerra中国区总裁麦欧文表示,DoTerra在上海建立了首个海外研发中心,进博会展览面积也从第一届的9平方米扩大到300平方米。
美国企业的展览面积此前曾在次年排名前七。来自加拿大、马来西亚、新西兰、挪威、秘鲁等国家的展商数量再创新高。泰国、阿联酋、尼日利亚、G格鲁吉亚、瑞典、哥伦比亚等六国是本届进博会主宾国...
背靠中国巨大市场,进博会不断扩大的朋友圈,体现了世界各国企业开放、发展、共享机遇的共同愿望。
共同搭建合作桥梁,通过开放合作做大市场。
今年,渣打银行将继续亮相服务展区。通过进博会,渣打银行已与近40家企业、机构和行业协会达成战略合作。合作范围从大宗商品贸易拓展到可持续金融、现代技术等领域。
贸易畅通的血液滋养着世界经济之林;开放带来的充足阳光,让世界各地的森林经济蓬勃发展。
11月3日拍摄的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自动馆未来旅游展区。新华社记者 方哲 摄
精心打造医疗器械与药品与健康、汽车与智慧出行、技术装备、消费品、农产品和食品与服务贸易六大展区以及创新孵化区。首次设立“跨境电商首选平台”和“跨境电商服务区”——全球产业生态在这里集中,新机遇像葡萄一样交织生长。
“在这里,我们服务解决方案的所有潜在客户实际上都站在我们面前。”一家机电设备出资企业负责人表示,进博会不仅是供需之间的桥梁,更是智慧碰撞、能力融合磁场的沃土。
放大溢出效应,让更多企业与中国市场共同成长。
“我们来自德国,扎根上海,走向世界与中国一路同行。”作为全球领先的特色食品公司,赢创将参加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新材料材料专区。
赢创大中华区总裁夏福良表示,今年赢创在中国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扩大本土生产规模,加大创新投入。
“展览成为商品,参展商成为投资者。”许多搭乘进博会“快车”的企业在中国市场都经历了一次“提速”。
今年,华中地区第二大枢纽仓库落户湖北荆州; 6月,肖特集团苏州新生产线竣工投产;截至今年7月31日,无印良品已在中国大陆81个城市共开设421家门店,2025财年新增43家门店……
“参加展会八年,我们不是‘重复约会’,而是‘共同成长’。”某参展商表达了对进博会和中国市场的了解。
近代中国,动力之源
全球首个小直径可控血管支架及新型特效药物
第八届进博会将展示461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更多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将首次参展并携首款新产品。
新的供给带来新的需求,新的需求又创造新的供给。在进博会上,全球变革的力量体现在超大规模的市场上。
11月4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技术装备展区,工作人员调试机器人。新华社记者 王翔 摄
拓展现代产业新赛道:本届进博会将展示低空经济、仿人机器人等新兴产业,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绿色低碳等领域全球领先的企业。n 将展示他们的最新成果;
不断引进新供给:引进银色经济、冰雪经济、体育经济、汽车文化、旅游等新主题,引进数字消费、健康消费等新平台,助力扩大商品和服务消费,发展新消费。
有展商表示,全球的注意力和需求聚集于此,让产品和服务跳过了传统意义上拓展市场所需的漫长周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从“展品”到“商品”的跨越。
10月29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志愿者宣誓仪式上的舞蹈表演。新华社记者刘英摄
创新的“双足行走+轮式滑行”模式,支持每秒超过2米的高速运动……这款人形机器人可以执行物体操控、零件检测等任务调查、事实调查和操作员协助。这是即将推出的 Hexagon by Aeon 世界,这是一款适用于工业场景的人形机器人。
这家2019年首次参加展会的瑞典公司,被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和开拓的决心所打动,决定设立研发总部。如今,海克斯康在青岛等城市设有研发中心,并在全国拥有5个生产基地。
“以前我们把外国技术送给中国,现在我们可以把中国企业培育的技术输出到世界各地。”海克斯康制造智能华东事业群运营总监周庆公开表示,在进博会上,企业可以直接触摸全球市场的脉搏,让世界看到中国创新最快的力量。
11月4日,第八届进博会新闻中心。新华社记者王翔摄
进博会不仅仅是一座桥梁全球创新技术进入中国,也是新技术发展的“助推器”。
在第七届进博会上“中国首发”的美敦力术中神经监测系统,在进博会后近一个月就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将于2025年3月正式投入临床使用。目前,该产品在东南亚及欧美等美敦力市场生产。
“借助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我们成功实现了从‘参展商’到‘投资商’的战略升级,见证了从‘承载’到‘走出去’转型成果的重大跨越。”全球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顾玉绍表示。
11月3日,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内进博会主题装饰。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以进博会为窗口,创新开放的中国将为蒙古包市场,为全球创新带来更多机遇。
“我们将分享创新成果,推动中国市场成为全球变革的试验场、收益场、应用场。”盛秋平说道。
中国需要什么,世界期待什么
“中国已成为第二大消费市场和进口市场,是唯一保持国家国际进口水平并持续向世界开放市场的发展中国家,市场空间巨大,增长前景巨大。” “与中国合作,就是与机遇同行。相信中国,就是相信明天,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
10月31日,习近平主席在韩国庆州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书面讲话,诚挚邀请各方共享机遇、共同合作。河
它顺应中国发展需要,回应世界发展期待。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中国推动高度对外开放、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平台。大量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在这里获得机遇,进入全球市场。
这是跨越太平洋的双向旅行!
10月23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首批进场展品现场举行授旗仪式,企业代表升旗。新华社记者 方哲 摄
10月15日,上海洋山深水港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来自秘鲁钱西斯港的第八届进博会第一批展品已顺利从“中远鲁珀特王子”轮起装。
带有印加文明密码的陶器,柔软如云的羊驼制品,以及各种南美特产企业首秀,依托中秘共建的“一带一路”重大项目“前开—上海”直航航线,仅用23天就抵达上海,即将在“封面”开启东方冒险之旅。
从秘鲁阿雷基帕的一家小店,到进博会的一个展位,在世界各地的消费者手中,谈起进博会带来的变化,“温暖羊驼”联合创始人伊莎贝尔·西不禁感叹:“没想到,一个小小的羊驼玩具,竟然编织出了我的全球梦想!”
佘告诉记者,“暖欢”展位面积从2018年首届进博会上的9平方米扩大到54平方米,并在上海、厦门等地开设了6家门店。进博会的“热销羊驼”订单不仅帮助秘鲁200多个家庭脱贫,还倒逼一场“品质革命”,使羊驼娃娃生产与世界标准接轨。
过去与未来在这里相遇——
走进中国馆,“十四五”CR450动车组模型、月球沙质科研站、嫦娥五号月壤样本、6G应用场景裸眼3D展示、脑机接口平台等科技成果引人关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国家进口促进示范区建设等开放举措,致力于向世界展示中国巨大市场的巨大机遇。
11月1日,市民在位于上海南京东路的“进博会市场城市接待厅”挑选产品。新华社记者 陈浩明 摄
居民消费率显着提升,科技自力更生、自力更生水平显着提升……“十五五”期间中国的发展走势备受关注。世界电子商务经济论坛网站发文指出,中国未来几年的选择将决定未来几十年全球产业发展路径、投资流动和创新网络。
本届进博会,共有来自123个“一带一路”建设国家的123家企业参展,同比增长23.1%。来自至少发达国家的企业有163家,同比增长23.5%。为至少向发达国家扩大单边开放,扩大非洲产品特殊区域,支持与非洲建交国家对非洲100%应税产品实行零关税政策。非洲企业参展数量同比增长80%。
不少展商表示,中国的开放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开放,涵盖制造业和服务业。中国推进现代化的努力将促进为世界提供新的机遇。
连续16年成为全球第二大进口市场。 “十四五”期间,货物和服务进口预计将超过15万亿美元,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将稳定在30%左右。未来十年左右,中等收入群体将突破8亿……
11月4日,媒体记者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新闻中心媒体演播室录制视频亮相。新华社记者 王翔 摄
开放、发达的超大规模市场将为世界带来巨大机遇;负责任的大国是世界可持续稳定发展的坚强支撑。
施耐德电气全新升级的空气断路器将在本届进博会上首次亮相,并在上海康桥工厂正式下线,满足中国人的需求市场更快更好。
施耐德电气执行副总裁尹正表示,施耐德电气见证了中国市场从“初创”到“卓越”的发展过程。如今,中国雄厚的产业基础、多元的应用场景、丰富的创新资源,已成为众多跨国公司全球战略创新布局的关键组成部分。让我们继续加大对华投入,推动‘中国智慧’与‘世界资源’深度融合,不仅要‘立足中国,服务中国’,更要‘立足中国,造福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