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通讯员:谢辉)在提升基层生活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工作中,向日葵城在0-3岁婴幼儿家庭早教方面,采取“团队专业化、岗位就地化、活动发起化”的“三维联动”服务生态圈,切实解决农村早教资源匮乏的问题。近日,该项目成功被省计划生育协会评为优生指导教育优秀项目。
打造强大的专业团队,发展扎实的“硬支撑”服务
专业实力是提高服务质量的主要保证。结关镇“葵花亲子小屋”由“1+x”复合型服务团队创新创建,构建多层次人才支撑体系。其中,“1”是指获得幼儿教育educa认证全职受雇并负责协调服务的日常工作的人; “X”涵盖镇卫生院儿科医生、村妇联主席、家长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分工明确、责任明确,形成合力服务力量。
同时,建立常态化能力提升机制。一方面,我们遵循“每月一次研究”的教研制度,针对婴幼儿分离焦虑、挑食等常见问题进行集体研究;另一方面,特邀市级儿幼保健院专家,对儿童心理行为发展、早期干预策略等进行专题培训,目前团队成员100%持证上岗,专业服务技能不断提升,成为当地值得信赖的“早教管理员”。村民们。
立足本地,打造“暖巢”服务
结官乡“葵花亲子小屋”立足农村实际,依托金桥村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本地化多功能幼儿教育服务阵地。阵地科学划分为亲子阅读区、感统游戏区、互动体验区等功能分区,并采用地面、墙面软包防护等安全设计,兼顾实用性和安全性。
该岗位通过融合乡村元素和家庭环境,将传统服务区转变为有“家”温度的亲子空间,有效解决农村家庭“早教无空间”的痛点。开业以来,已接待超过790名宝宝及家长,带动当地幼儿教育渗透率n 比率从 30% 到 85%。此外,90%的参与家庭建立了日常亲子接触的习惯。家长群体从“育儿困惑”转变为“育儿科学”,亲子关系和家庭幸福感显着改善。
针对性活动设计,激活服务“新动能”
为进一步提高服务成效,界关镇“向日葵亲子小屋”与安陆市妇幼保健院、界关镇卫生院合作,举办辅食喂养、关爱家长亲子操等专题讲座,65%的家长能独立完成育儿科学三项以上操作。
在活动设计上,根据婴幼儿年龄段开展粗大运动训练、认知游戏、社会讲解等常规活动,以及画旗、画画等专项活动。配合传统节日举行植树活动。总共开展了52项活动,让孩子们在有趣的体验中提高技能并沉浸在文化中。
针对流动家庭,推出“葵花云课堂”,通过视频推送、微信社区问答、抖音直播互动等形式,累计服务了130个留守家庭,有效解决了留守家庭的亲子融合问题。
数据显示,系列活动使参与家庭平均每天与家长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增加了2小时,活动满意度达到98.6%,左撇子孩子的参与率提高了60%。
未来,街关乡将继续深化“立体链接”服务模式,将进一步优化服务内容,拓展服务范围,推动民生服务更加温馨、踏实。为农村民生注入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