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友人夜游长江并与“知音号”合影。 (图片来源于本报资料)
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冯媛月
11月8日,中南国际旅游湖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南国旅”)接到一位东南亚游客的询问。他们计划近期来武汉,登城楼看江水,品尝美食。
“今年我们的入境订单增长了20%,新年和春季赏樱团体已经开始预订。”中南国际旅行社副总经理邹婷告诉湖北日报记者。
武汉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汇聚了海量的过境客流量,如今过往的路人都变成了游客,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在这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身边的爱情”故事。
这座城市的海上风暴“吸引粉丝”
5月,在武汉文化宫在全国旅游发展大会上,近4分钟的武汉城市形象大片《江跑三镇连九州》发布。同日,该消息被外交部脸书海外账号转发
信息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处。武汉共同打造“出海之城”统一舰队,时常释放友好包容的旅游邀请信号。
今年起,数百名海外旅行社、博主、媒体、留学生受邀体验武汉,并在国外社交媒体上分享经历,从“另一个角度”讲述武汉故事。在知音湖北·2025武汉国际旅行者大会上,来自格鲁吉亚的自媒体博主安娜与世界各地网友分享赏花、吃美食的短视频:“推荐大家去体验武汉深入。这座城市真是太迷人了!”
与“携”结合,瞄准重点资源市场积极“出”,我市持续外交构筑了广泛的“国际朋友圈”。 9月,“知音武汉·合作共赢”文旅推介会来到韩国首尔,呈现一系列融合科技体验与城市风情的旅游线路; 11月,“知音湖北·美丽长江”巴黎推介会成功举办,武汉城市大道、长江江豚等江城元素吸引法国客人。
真诚铺路搭建桥梁,合作随之而来,游客纷至沓来。各国政要、商人、学者对武汉的交口称赞,让外国友人对中国腹地、长江中游这片生机勃勃、富饶富饶的土地不断心怀憧憬。江湖烟花大规模“留粉”
“当前,扩大游客规模、提升旅游体验,关键是挖掘城市的文化内涵和生活气息。”邹挺说。深耕中南地区文旅市场多年,邹婷体会到,武汉不同于川川的休闲安全、上海深圳的前卫、北京西安的古都气息。它位于中心,古色、夜色、科技、人文,呈现出“兼具南北特色的不拘一格的氛围”。
“不同的外国游客可以在武汉找到乐趣。”邹婷注意到,欧美游客想坐在八公家旁边,喝咖啡,体验街头慢生活;东南亚、韩国游客更喜欢体验大自然的浪漫赏樱花时节的礼物,体会人与春天环境的和谐之美;而港澳青少年博物馆里的荆楚文化脉络则更有吸引力。
随着游客消费水平和情感需求的不断提升,修学游、科普游和茶艺游、健康养生游等优质旅游产品成为市场新的竞争点。依托雄厚的科教实力,以及1911辛亥革命博物馆、盘龙城遗址等特色博物馆,为开展深度游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光谷轻轨、自动驾驶汽车、东风蓝图智能工厂等高现代体验项目成为新兴热点;北方同仁堂、南方叶开泰的非遗做法历久弥新。强大的文旅综合能力打造旅游新体验游客可以长时间沉浸在该地区的体验中。
细节真诚待客“赢得粉丝”
“整个业务流程非常便捷,体验非常好,买家下次来武汉还会选择这里。” 7月1日起,武汉首批33家门店将提供离境税“即买即退”服务。当天上午,波兰游客丽娜在武汉购买了SKP化妆品,足不出户就完成了近200元的退税。
这样的“一站式”贴心服务在武汉并不罕见。在住宿方面,接待外国游客的星级酒店的服务日益完善,办理入住顺利简单,部分操作可以在线完成。对细节的尊重更让人感动。喜来登酒店配备了外语专家,同时考虑到客人的文化背景准备清真餐点。有一条走廊或酒店文化。游客可以扫描二维码查看老照片并聆听双语讲解。他们在放松的同时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当地历史文化之美。
6月,《武汉市高素质导游人才队伍建设行动计划(2025-2027年)》发布,开启导游队伍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进程。
“当游客站在黄鹤楼之巅,凭栏远眺长江滚滚、跨江大桥的壮丽景色时,无不心生敬畏,为武汉独特的山水精神和千年文化底蕴所感动。”黄鹤楼外语解说员胡亚男说:“我相信,正是武汉独特的温情和深厚的底蕴,让每一位来宾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