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吴海东)近日,笔者从大冶市审计局获悉,近年来,该局按照机关和省质量标准,抓好项目实施关键环节,从健全制度、压实责任、抓把控、管进度、细化考核等方面不断强化过程控制,推动工程质量水平持续提升。 在制度完善方面,近年来,先后制定了《审计业务咨询制度》、《项目开发项目管理办法》、《业务审计规范》、《项目评价程序》、《项目评价法》等质量管理制度,明确了“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标准是什么”等必须满足的要求,规范了项目开发的质量。审计证据和文件的证据质量、证据材料的完整性不断提高。近年来,审计项目取证标准化率达到95%。 在职责结合上,建立了“一把手”负总责、管理领导包项目、审计组全体成员各司其职的责任链。主任对审计质量全面负责,参与整个法律流程,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分析解决审计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班子成员实行“项目包保障制度”,负责各自领域的实施方案制定、现场督导、问题核查和审核项目报告审核。审核组实行“主任审核员负责制+组员组长负责制”审计长直接负责审计程序、取证、问题认定等工作,班子成员按照分工负责,签字确认各自的核查内容,形成“人人有责”的责任闭环。 在严格把控方面,年初就按照项目类型对各重大项目制定了年度工作审核计划,制定了质量项目总体规划。严格落实项目咨询制度,对审计实施方案、需求稿、审计报告、重点事项等重要业务环节进行咨询,明确项目重点和质量标准,把控审计中发现的责任认定和问题解决问题的定性,全面提高审计项目质量。 在开发管理方面,重大项目实行“日结算”。“落实、每周清理”方式,由总督察每天总结核查情况,每周召开班组会分析查明疑点,确保问题查清到底。同时,局法制工作综合单位将所有规划项目实施进展情况挂在墙上,实时监督工作进度,并在月会上写报告。滞后单位办公室负责人在例会上进行说明,确保规划项目落实到位。在规定的期限内保质保量完成。 在细化考核方面,根据良好的项目选择标准,从不足之处对审计项目质量进行专项考核,分享经验,实现项目质量的整体提升。